《夏至》左河水
骄阳渐近暑徘徊,一夜生阴夏九来。
知了不知耕种苦,坐闲枝上唱开怀。
夏至,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,在每年公历6月21日前后。公元前七世纪,先人采
用土圭测日影,就确定了夏至。
据《恪遵宪度抄本》:“日北至,日长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至者,极也。”
夏至这天,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,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。
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,杭州市为14小时,北京约15小时,而黑龙江的漠
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。
天文专家称,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,这天过后它将走“回头路”。夏至过后,太阳直射点逐渐向
南移动,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。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,夏至日过后,正午太阳高度
也开始逐日降低。
民间有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”的说法,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《夏至避暑北池》也写到
“昼晷已云极,宵漏自此长”。
古代夏至分三候。一候鹿角解;二候蟬始鳴;三候半夏生。
夏至时节阴气生而阳气始衰,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,阳性的生物开始衰退。
鹿角开始脱落。雄性的知了也感觉到阴气便鼓翼而鸣。喜阴的半夏亦开始生长。
你会数“夏九九”吗?
夏至是天文学上北半球夏季的开始,气温将持续升高。
如同“冬九九”,“夏九九”是以夏至为起点,每九天一个九的计日方法,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
候的关系。九九八十一天,其中三九、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一段时间。
夏至入头九,羽扇握在手;
二九一十八,脱冠着罗纱;
三九二十七,出门汗欲滴;
四九三十六,卷席露天宿;
五九四十五,炎秋似老虎;
六九五十四,乘凉进庙祠;
七九六十三,床头摸被单;
八九七十二,子夜寻棉被;
九九八十一,开柜拿棉衣。
“麦粽”与“夏至饼”
江南食俗,一般有麦粽、角黍、李子、馄饨、汤面等。《吴江县志》:“夏至日,作麦粽,祭先
毕,则以相饷。”不仅食“麦粽”,而且将“麦粽”作为礼物,互相馈赠。
夏至日,农家还擀面为薄饼,烤熟,夹以青菜、豆荚、豆腐、及腊肉等,祭祖后食用,俗谓“夏
至饼”,或分赠亲友。
冬至馄饨夏至面
自古以来,中国民间就有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的说法,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
俗,民间有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”的说法。南方的面条品种多,如阳春面、干汤面、肉丝
面、三鲜面、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,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。“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,所
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。”
夏至养生
夏至,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,此时节的养生健康很重要。而顺应时节的饮食,不仅有助于健
康,还有开运的作用。
夏季阳气盛于外。从夏至开始,阳极阴生,阴气居于内,所以,在夏至后,饮食要以清泄暑热、
增进食欲为目的,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,宜清补。
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“常宜轻清甜淡之物,大小麦曲,粳米为佳”,又说:“善养生者常须少
食肉,多食饭”。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,勿过咸、过甜,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、生津止渴的食
物。
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,如白菜、苦瓜、丝瓜、黄瓜等,都是很好
的健胃食物。
在这里,还要向大家隆重推荐一种食材——生姜。有俗话说:“饭不香,吃生姜”、“冬吃萝
卜,夏吃姜”、“早上三片姜,赛过喝参汤”。夏季暑热,多数人食欲不振,而生姜有利于食物
的消化和吸收,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。
同时,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调养。
《周易》理论认为:夏属火,对应五脏之心。因此,夏至后重在养心。夏日炎炎,往往让人心烦
意乱,而烦则更热,可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,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。俗话说:“心
静自然凉”,因此,要善于调节,多静坐,排除心中杂念。
夏季养生多喝茶
夏至到,暑气逼人,炎热的天气渐渐多了起来,人的心情也越来越烦躁。食欲不振、脾胃不和各
种疾病接憧而至,甚至产生中暑等症状。
许多人在夏季都会选择用吃冷饮、喝冰水来消暑,虽然这样的做法可以让你在闷热之中感觉到一
时的清凉,但是寒湿最易侵害脾胃,损伤脾阳。
此时,最好的养生方式,莫过于饮茶。
俗话说“春饮花茶,夏饮绿茶,秋饮乌龙,冬饮红茶。”
绿茶性寒,“寒可清热”,最能消暑祛火、生津止渴、醒脑提神、健脾消食。
绿茶还有非常好的防晒和防辐射的作用,绿茶中的儿茶素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,将含有绿茶成分
的护肤品涂抹在皮肤上后,即使被猛烈阳光照射,也可让导致皮肤晒伤、松弛和粗糙的过氧化物
减少约1/3。
有研究显示,饮用绿茶的效果与涂抹防晒霜相同。但是夏季阳光猛烈,出门时还是应该做好防晒
措施。
夏至已至,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即将到来,你准备好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