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日
(明·李江)
火云馀焰尚烧空,乍起初秋一阵风。
十里芰荷香欲断,眼前黄菊满篱中。
立秋,七月节。秋,揫也,物于此而揫敛也。
立秋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,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
始。
秋”就是指暑去凉来。从文字角度来看,“秋”字由禾与火字组成,是禾谷成熟的意思。秋季
是天气由热转凉,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。
“一叶落而知天下秋”。据记载,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,等到“立
秋”时辰一到,太史官便高声奏道:"秋来了。"奏毕,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,以寓报秋之
意。
立秋三候
一候凉风至
"凉风绕曲房,寒蝉鸣高柳"。立秋过后,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凉爽,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
热风。俗话说“早立秋凉飕飕,晚立秋热死牛。”
意思是,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,则天气凉爽,立秋时间在下午以后,就会热上一阵。
二候白露生
"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",清凉风来,露珠晶莹变白,白是秋之标识。立秋后,在清晨时分
会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,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,故名。古人以四时配五行,秋
属金,金色白,故以白形容秋露。
三候寒蝉鸣
曹植的“秋风发微凉,寒蝉鸣我侧”说明了立秋时,蝉先感觉到了寒意,知道生命即将完尽,
不停的哀鸣。正所谓碧树未摇落,寒蝉已悲鸣。
立秋养生,当心“秋老虎咬人”
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,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。此后气温还可能回升,甚至“秋老虎”也会
虎视眈眈。
古人云: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、“春生夏长、秋收冬藏”,养生要顺应四时,才能达到延
年益寿的目的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指出,秋天养生的要领是:
“使之安宁,已缓秋刑;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;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
也”。
宜祛暑滋阴
立秋之后,昼夜温差加大,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,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。医学专家
认为,秋季燥气上升,易伤津液。因此,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,可适当食用芝麻、糯
米、蜂蜜、枇杷、菠萝、乳品等柔润食物,以益胃生津。另外,多吃豆类等食物,少吃油腻厚
味之物。
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,如:黄瓜、冬瓜、西红柿、芹菜等。另外需要提醒的是,立秋之后要
谨记“秋瓜坏肚”。生食大量瓜类、水果容易引发胃、肠道疾患。因此,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
食用过多。
宜养肺护肝
立秋,肺与秋季相应,而秋季干燥,气燥伤肺,容易产生疾病,因此需要润燥、养阴、润肺。
而此时,肝脏、心脏及脾胃还处于衰弱阶段,立秋过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,要加强调
养,使肺气不要过偏,影响机体健康。
另外,在肺盛之时易影响到肝,而肝主情志,疏泄气血。肝气受制的秋天,人们容易出现情
绪低落等表现,表现在生理方面则为容易引起气血失调等疾病的发生,比如:内分泌紊乱等
问题,像月经失调、心慌心悸、失眠问题等。当出现此类现象时,可通过养阴、柔肝、疏解
等方法调理。
调节心情谨防秋燥
人们在夏季酷热大汗之后,常损耗过多,会出现体内营养及水分不足。而进入秋季之后,天气
渐凉,气候干燥,因此极易出现秋燥。
中医认为,燥乃六淫之邪,为秋季主气,其性干燥,易耗津液。常见口干舌燥、鼻涩咽痛、皮
肤干枯、大便干结、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,医学上称之为“秋燥综合征”。
食品、衣物需防霉变
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,天气闷热,食品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。一般来说,如果气温达到
35℃以上,而相对湿度也会增加,这就很容易产生霉变。食用霉变的食物后会发生胃肠疾病,
如腹泻、呕吐、肠炎和痢疾等。
易霉变的食物有:面包、蛋糕、熟肉、鱼虾、奶、鸡蛋、桃、香蕉、甘蔗、大米、豆类等。衣
物、床单、被褥发生霉变,同样会导致皮肤过敏。
当心“秋老虎”伤人
立秋是一年之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,此后湿气逐渐减弱,让人难以忍受的“桑拿
天”也会逐渐减少。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。炎夏的余热未消,处暑节气也将在8月底
接踵而来,“秋老虎”甚至还可能虎视眈眈,而天气也逐渐转向干热。
特别是立秋过后,还可能再处于炎热之中,而这种炎热气候有时候也可能要延续到九月,天气
才能真正凉爽起来。因此,立秋后应当心“秋老虎”,小心中暑。
为预防中暑,最好要保证充足睡眠,注意补充水分,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不要长时间待在空
调房里,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“热伤风”。外出时,记得随身备好藿香正气、人丹等防
暑用品,同时做好防晒工作。
立秋一到,气候虽然早晚凉爽,但仍有秋老虎肆虐,想要防暑,还需多喝茶。
再者,立秋过后,很多人受到“贴秋膘”的老谚语的影响,饮食上过于油腻荤腥,此时
不妨多喝茶来解油腻。